一、选择人的品行和道德----他的公司再大对你没用:
1、运营模式;有自己的研发人员和服务人员,并且产品覆盖多个领域,支持集团化运作,也就是说您的公司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时候,一套产品肯定是满足不了的啦,所以客户的选型就得从公司长期发展来考虑了,而不是一般销售所灌注的逻辑:我们公司很大,今天不行,以后总有天会成为可能,继续升级。。。
2、信息化经验;实施成败与否(特别是制造业企业,将近80%都上的是生产部分),这里很多软件厂商都会认为是客户的原因,甚至客户也自己怀疑自己人员流动过大所导致的项目失败,其实这是强盗逻辑。假如产品不好,实施永远不会成功,何况现在很多号称老大、老二的软件厂商,自己的顾问都是半路出生,谈何经验,软件厂商们老怪客户人员流动快,实际自己内部也留不住人,常常导致一个项目多个人去沟通实施,再沟通再实施,其实就是接力赛实施,烦得客户都不想再说下去了。。。
3、可持续性发展;有些软件厂商老是说公司已经走过近20年了,其实你公司走了多少年与客户要上系统也没多大关系,你的公司大,公司长久,其实并不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就好;大量的维护人员,谁能告诉我是干什么用的吗,谁能告诉我这些服务人员是用来壮胆的吗?恰恰相反说明产品不成熟,人员流动大,即使公司长久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结果。。。
4、选择品牌:很多公司宣称多年被国家软件协会评为优秀服务软件厂商,国际认证一大堆,实际说明什么呢,这代表不了什么,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结果。品牌对客户来说当不了饭吃,所以客户选择的品牌不一定就是口碑好。最终的品牌是什么,就是你选择的做生意的那个人就是客户最终选择的品牌。多年后,他一直关心着你,他一直在这个行业为你提供这服务,无论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,他都在一如既往的做着这些工作。也许角色变了,他还依旧是你的依托。。。
5、绩效;很多软件厂商整天吹嘘每年以N%的客户量的增长速度,营业额也是按多少的比率递增,连续多年在全国软件市场制造业成功率、上线率稳坐第一把交椅。吹吧,吹得最响的失败得最厉害。这个是怎么得才出来的呢这就跟某些单位得出的增长比率是一样的,大家都在怀疑。它没扣除物价成本,也没排除其它的开支,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入不敷出。。。 |